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乌拉特婚礼

乌拉特婚礼

关键词:婚礼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中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wltz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25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

   乌拉特部蒙古族系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。原领地在石勒喀河至额尔古纳河一带,以科尔沁为部号。明正统年间,哈萨尔15世孙之一布尔海始称所部为乌拉特。乌拉特,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,乌拉特部因征讨葛尔丹有功,分三旗受封并赐牧地于黄河以北,狼山、乌拉山之间。次年乌拉特三旗由内蒙古东部西迁,于顺治九年(1652年)抵达乌拉特草原,并定居于此。

    乌拉特草原上盛行的婚礼兼具内蒙古东、西部的地方特色和蒙古族民族特色,很有讲究,别具风韵,故名“乌拉特婚礼”。
婚礼程序大致可分为求婚、订亲、娶亲、探望闺女、回门几个环节。
    求婚    乌拉特蒙古族婚姻,在建国前一般由父母包办。子女长大后,父母就利用各种机会,为其选择佳偶,订百年之好。若相中了哪位姑娘,并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时,就邀请一位热心肠的人作为“招戚”(媒人),带上礼品去女方家,讲明来意,敬酒献哈达,请女方长辈开口纳亲。如果女方长辈接收了哈达,就意味着求婚的目的基本达到。随后,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、初步商定好订亲的大概日期。建国以后,男女自由恋爱,自找对象,无需父母包办。
    订亲    到了订亲的那一天,媒人领着女婿和男方长辈以及亲戚若干人,带着礼品到女方家,商谈订婚的有关事宜。订婚有两层内容:一是洽谈彩礼;二是商定娶亲的日期。订婚时带的礼品,根据需要和贫富而定,富者可带羊乌叉(整羊背子)、哈达、白酒等。多数人带一套茶礼(即哈达、4块圆油饼、1块砖茶,若干瓶白酒)。茶礼是代替羊乌叉的,属于重礼。4块油饼代替4条羊腿,砖茶代替羊背子。献礼时,油饼在下,砖茶在上,哈达横搭在上面,还以冰糖、红枣作为顶戴,置于其上。
    男方将礼品摆在桌上,说明来意后,向女方父母献衣袍料子、绸缎和金钱,以酬谢养育之恩。接着,开启带来的酒瓶,向女方父母以及亲朋每人敬献3杯。在敬酒的同时,双方老人在媒人的调停下商谈彩礼。现在多谈结婚时新娘的服饰和住房、家具等。双方谈妥彩礼,达成协议后,女方家向男方家每人献一杯酒,以示回礼。一切礼仪结束后,举行盛宴,共同庆贺、娱乐。
    娶亲    娶亲的大概日期在订婚时已经选定,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,在娶亲前,还要互相通报情况,确定娶亲、送亲的人数和来去的具体时间,有的要提前送彩礼。
    女方婚宴(聘姑娘)  乌拉特蒙古族婚礼的顺序是先聘后娶。因此,娶亲的人们必须在商定的时日去女方家。娶亲人数必须是单数,娶上儿媳回来就成双数了。娶亲的人,尤其是新郎要骑好马。连人带马打扮好,到达女方门口时,女方早已在门外铺一块毡子,摆一方桌,上置奶食、烙饼和白酒。祝颂人与敬酒人热情迎接,请安问好,并为每人敬3杯拦门酒。旧式婚礼,在拦门时,双方祝颂人要展开一场舌战,女方提问,男方回答,对答如流,方可顺利进屋,否则就要被戏耍。进入蒙古包,要向女方长辈以及亲戚朋友一一请安问好,礼毕入座。女方递烟、献茶,尔后敬酒。接着,男方将带来的整羊背和一套茶礼并排摆在桌上说:“亲家、亲家母、众亲戚,请受礼。”男方斟酒人打开自己带来的酒向女方长辈、亲戚朋友及其他每个人敬献3杯酒。男方敬完酒,女方出一人将礼物稍稍挪向娶亲的一方,给男方每人敬一杯酒,歌手引吭高歌3首敬酒歌。歌罢,稍事休息,重整盘碗,举行盛宴。
    盛宴一开始,坐首席的长者高声起唱,歌手们接连唱3首祝颂歌,再由首席长者念着颂词奖赏歌手。接着,上整羊背子,热情款待。席间,女方的年轻姑娘、媳妇、小伙子频频敬酒,场面红火热闹。尔后伴娘把新娘领到宴席厅,男方祝颂人向女方一嫂子求问新娘姓名与属相,两人一问一答,巧语周旋,也很热闹。接着,为了考验新郎的智慧和力量,女方端来一个整羊脖子,让新郎从中间掰断卸开。因为有时在羊脖子中心故意插进一根红柳枝,而使新郎感到非常紧张吃力。趁这时,屋外亦有人将新郎的坐骑藏匿起来,使其难以起程。
    到了起程时刻,男方唱起了辞行曲。新娘在伴娘的照应下,告别双亲和家人,依依惜别。娶亲的人出门上马,女婿找不到坐骑时,又要向女方求情说好话,送糖果,献哈达,方可找回乘骑。
从女方到男方家的途中,娶亲、送亲双方不是只顾赶路,还有热闹的追逐戏逗场面。距男方家约5~6千米时,新郎跃马扬鞭,赶上前面的新娘,以镫击响新娘的镫梁,策马向前飞驰而去,送亲的亦策马扬鞭,设法追上新郎夺其帽子。娶亲的其他人则竭尽全力,保护新郎,不让送亲的靠近。这也是对新郎坐骑和新郎骑术的一次考验。你追我赶,你争我夺,气氛紧张而热烈,非常有趣。如果男方保护不力或因新郎坐骑不快而被抢走帽子时,男方要手捧哈达,献给抢帽之人,说好话求取帽子。击镫、抢帽是娶亲路上的一场极为激烈而热闹的场面。乌拉特蒙古族在喜庆婚宴上如果不戴帽子,要被视为没有礼貌。
    男方婚宴  当娶亲的即将回来时,男方门外铺一块大白毡或地毯,同辈人出门迎接,长辈则在蒙古包依次入左侧坐定,饮酒取乐,等候娶亲的到来。新娘到达门前,未下鞍就要品尝盛在银碗内的鲜奶,随后在搀扶下同马鞍一起滑落在白毡或地毯上。这时扮娘或嫂子们会簇拥着新娘踏白毡步入蒙古包。送亲者必须在迎亲桌前接3杯酒后,方可进屋。届时,男方歌手在屋里引吭高歌,以示热烈欢迎。
    新娘进门后,不揭面罩与新郎一起跪在灶前,拜灶,拜长辈,行叩头礼。然后到新房,嫂子们帮助梳洗打扮,将其头发从中间分开梳理后,罩上发罩,佩带首饰(头戴),穿上坎肩,回到宴席厅向长辈和众亲戚一一递鼻烟壶,请安问候。受礼者,亦有赠送礼品的。随后,举行盛宴,伴娘伴女婿领着两位新人敬酒,歌手唱敬酒歌。主婚人和一些长辈每接一杯酒,还要祝颂一番。随后,男方的年轻媳妇和小伙子们也频频敬酒助兴。
    送亲的提出起程时,男方要向每位送亲者致以薄酬,并在门外较远处铺设毡子,摆上方桌,上搁两块油饼和一只羊头。这时屋里唱起了“阿拉泰杭盖”(辞行歌)。双方主婚人手捧银碗,斟酒敬3杯后,致谢告别。女方主婚人上马后,接住男方递来的羊头,边扔向外手,边飞驰而去。
    探望闺女  送亲者到新房探望闺女是一种仪式。有当日探望和几日后探望两种。探望闺女虽然很简单,但也很重要。因为女方不探望姑娘,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门。
    回门    乌拉特婚礼中的回门,是婆婆领着儿子、儿媳 ,带上整羊背子或一套茶礼,去儿媳父母家的一种礼仪。回门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。回门虽不复杂,但也很重要。因为未回门,就意味着婚礼尚未结束,两亲家也不便互相往来。回门时,女方家要设酒宴,款待亲家和女婿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