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试论爬山歌与二人台的关系

试论爬山歌与二人台的关系

关键词:爬山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河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wltz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85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 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,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土生土长的两种民间艺术的花葩,前者是民歌,后者是地方小戏,它们像姣美的山丹丹,又似璀璨的山樱桃,盛开在塞北的广大山村、平川和草地,后者还流行于西部的城市舞台,都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。我们为什么要把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联系起来论述呢?这是因为二者的关系确实密切,有人说爬山歌对“二人台”的发展有过影响,有的说前者丰富了后者;有人说这一歌一戏没有什么内在、必然的联系,有的认为二者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民间姊妹艺术。

    我们认为说爬山歌丰富了“二人台”,它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姊妹艺术,这个观点是比较准确的。民间小戏是一种综合艺术,它的形成过程正是综合各种艺术的过程。它不仅吸收民间歌舞,多数还来源于民歌,因而民间小戏与民歌关系极为密切。过去在农村集市、庙会、社火的各种活动中,经常伴有小型简单的舞蹈或化妆演唱,如旱船、小车、跑驴,以及化妆地蹦、高跷、秧歌等艺术形式中,常有一些人物以夸张性的舞姿和逗趣的动作,有时结合歌唱表演,简单故事,这些边舞边唱的表演,逐渐成为民间小戏的基础。

    关于“二人台”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,与其它地区的民间小戏的形成有共同性,也有它的特殊性。据有关史载,明嘉靖年间的“丰洲滩”——即现在的呼和浩特,汉族人民只有数百人,到清康熙、乾隆年间,从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河北等地人民,相继迁移来内蒙古的已达几十万人,他们以呼和浩特为中心,在包头,萨拉齐、武川、托克托、和林格尔、清水河等旗县一带“居屋佃作”,土默川平原和后山草地逐渐出现了村庄和城镇。这些在《中国史纲要》、《绥远省志》均有详细具体的记述。随着各地人民的迁移定居,传来了各种民间艺术的形式,特别是戏曲、民歌和各种形式的“社火”尤为丰富。如戏剧有晋剧、道情、大秧歌、咳咳腔;曲艺有评书、花鼓、八角鼓;民歌中有码头调、丝弦调、船夫曲、爬山调、山歌儿、牧歌等;社火中包括了秧歌、高跷、龙灯、渔船、竹马、旱船、小车子、戏海蚌、抬搁、独龙杠、转九曲……内容异常丰富,形式多彩多姿。“社火”带有季节性的,难以经常满足广大群众对于文化娱乐的要求,于是有一些业余爱好者,自发的、成群结伙地在冬闲夏夜,配上几件简单的民间乐器,如笛子、四胡、扬琴、三弦、梆子……自拉自唱一些民歌、小调,即通称“丝弦调”,群众把用锣鼓伴奏的民歌称之为“码头调”,这种以娱乐形式自拉自唱围坐一起的,所以,又称之为“丝弦坐腔”。

    最初“打坐腔”的艺人,很多本来就是熟练的民间歌手,逐渐由业余的成为专业的了。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群众的欣赏要求,“二人台”由“坐腔”形式慢慢发展转变为“化妆演唱”,开始比较简单,用扮秧歌的方法把演唱者扮成一丑一旦,在丝弦——四胡、笛子、扬琴的伴奏下,踩着秧歌步子扭来扭去的演唱起来,歌词内容多属五更、四季、十二月的一类民间小调,自然少不了穿插些爬山调,这就成了“二人台”早期的雏形。以后又吸收了戏曲中的一些表演程式,其节目内容有的是从民歌基础上发展的,有的是从戏曲中移植改编过来的,有的是根据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编写的,其中许多传统优秀节目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,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。这种有着浓郁地方色彩、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,至今仍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广大农村、城镇的人们所喜爱,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
    爬山歌又称爬山调、山曲、曲儿、山曲儿,是流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山野、草地、平川的一种民歌,是劳动人民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自我娱乐方式的口头创作,也是他们传情达意的纽带和桥梁,它体小容量大,词浅而义深,正如歌手们唱的:“四方炉台安得一口锅,山曲儿虽小意思多”。语言朴实生动,即兴而来,随想随唱,越唱越多,采之不尽,又如民间诗人说的:“山曲儿本是没梁的斗,多会儿想唱多会儿有”。他们所编唱的作品,在群众中不断传唱,在传播中人民群众不断锤炼它、丰富它,集体智慧使它增添新的光彩。在艺术形式上爬山歌和信天游属于一种类型,即两行一段体,上句多用比兴发端,下句是正文所要表达的意思,塞北农村和半农半牧区的人民群众,经常运用它来披露自己的心灵,倾诉自己细腻、复杂的感情。那么,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,究竟有什么血缘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呢?下面谈些感性认识。

    艺术是相通的。尤其是同一地区的作品,虽然形式特征各异,但不可能彼此没有影响,毫不相干,何况都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,并为他们深深喜爱的艺术形式。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,我们先看一段有关的资料吧:“二人台的剧目,大多是从民歌的基础上移植、改编的。歌词的句式,基本上由四句构成一段,每段五字、七字不等。也有的剧目直接从爬山歌改编而来的,两句便构成一段。如打樱桃、栽柳树、种洋烟等剧目……”从唱腔来看,“二人台音乐包括唱腔、牌子曲两大部分。二人台音乐唱腔,基本上是从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有些剧目则直接发展于爬山调。(当然爬山调也应属于民歌范围之内的)。”(《二人台资料汇编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版)还有群众将“二人台”又称为“小调”(即民歌),可见其关系是相当密切的。实际上,据有关资料说明:“二人台”有些传统节目,就是直接以爬山歌的语言词句为基础,结合剧情现编现演逐渐固定了下来,有的其中穿插采用了不少。当然,这还不能说“二人台”是由爬山歌发展而来,因为后者只是民歌的一种,尽管爬山歌的产生先于“二人台”,也只能说前者丰富了后者,或者说在“二人台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,爬山歌有过一定的谁也不能忽视的影响。

    前面提到,“二人台”有些剧目是直接从爬山歌改编而来的,比如《打樱桃》的歌词基本都是由爬山调稍加修改而组成,其它如《种洋烟》、《十里墩》、《西城歌》……等剧目中,也有不少的穿插采用。在爬山调中男女恋情相思,有很多非常精彩、生动、传神的诗意抒情的咏唱,如:
  想哥哥想得迷了窍,
  唿隆通掉在萝卜窖。

  想哥哥想得迷了窍,
  压饸饹抱回一口铡草刀。

  想哥哥想得迷了神,
  烧火寻不见灶火门。

  想哥哥想得胳膊腕腕酸,
  炕塄上吃饭打烂个碗。

  千谷穗开花碎纷纷,
  心上麻烦乱沌沌。

    这些夸张性的诗句,把一个质朴、纯情的少女对意中人的想念心理,表现得非常生动真切,她那失神落魄的情态,真挚深厚的爱情,刻画得真是惟妙惟肖、历历如绘。这些内容放在二人台《打樱桃》中,歌词略有变化,将爬山调两句一段的诗句,改为三行一节的唱词,这增添的一句是根据剧情内容扩展的,如:
  女(唱):想哥哥想得迷了窍,
       抱柴火跌在一个山药窖,
       哎哟,险些把妹妹的腰闪了。

       想哥哥想得迷了窍,
       压饸饹抱回一口铡草刀,
       哎哟,险些把妹妹手铡了。

       想哥哥想得心慌乱,
       半后晌想起吃早饭,
       哎哟,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。

       想哥哥想得心发慌,
       蒸莜面坐在水瓮上,
       哎哟,揣了一把冰巴巴凉。

    这些夸张的描写,对纯真无邪的爱情表现得多么泼辣、大胆,她们对封建旧礼教那套什么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“男女授受不亲”无形的枷锁与束缚,视如敝屣,无所顾忌,在旧时代这就是对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挑战,这种精神无疑是很可贵的。唱词第三、四两段,如果第三段删掉第二句,四段删去第三句,就是很生动的爬山歌,第一、二段唱词痕迹更为明显。

    上面所举歌和戏的内容与语言,是很近似的,形象生动、诙谐风趣,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劳动人民叙事、言情、状物、描人,都是依据自己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和创造。观察分析也都按照自己的生活圈子所见所闻加以摹绘,如“压饸饹抱回一口铡草刀”。这两种农村常用的工具外形相象,在操作上也很类似,虽然歌者和艺人运用了艺术夸张手法,但却有现实生活做为根据,可使人信以为实,不感到虚假。同样像“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”、“蒸莜面坐在水瓮上”,既符合生活真实,又是巧妙的艺术真实,给人印象深刻,收到幽默谐趣的艺术效果。下面还有男方唱的几首爬山歌:
  黑靛靛头发白凌凌牙,
  毛葫芦芦花眼眼该叫哥哥咋?

  想妹妹想得眼睛黄,
  刮起一苗沙蓬当成狼。

  想你想你还想你,
  耕地扛上坷垃槌。

  在二人台《打樱桃》中是这样的:
  生(唱):黑圪靛靛的头发白圪生生的牙,
       小嘴嘴说出几句知心话,
       哎哟,毛葫芦芦眼眼该叫哥哥咋?

       想妹妹想得心发慌,
       耕地扛了一个饸饹床,
       哎哟,绳线搭在猪身上。

       想你想你真想你,
       锄地扛上一个坷垃槌。
       哎哟,险些打断哥哥的腿。

    唱词是三句,比爬山歌两行一段体,在句式结构上有所发展,根据情节内容有的强调、有的扩展,浑然一体,不露痕迹,形成“二人台”唱词一种特有的语言风格。当然,“二人台”的句式结构还很多,如五言四、六、八句的,七言二、三、四、六句的,十言二、四句的……是二人台剧本歌词的基本形式,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为了更能抒发感情,为了腔调圆润悦耳,往往在演唱中增减歌词以丰富唱腔,或加衬词嵌字,句式就显得长短参差,腔圆字满,和谐动听,使歌词意义更清新、明白、具体动人,这是二人台歌词艺术的特色。

    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音乐性非常讲究,有不少精辟的概括:“诗言志,歌咏言,声依咏,律和声。八音克谐,无相争论”(《尚书·舜典》)。“情发于声,声成于文,谓之音”(《毛诗·大序》)。清代桐城派文人刘大木魁 ,主张言顺融情,他说:“积章成篇,合而谈之,音节见矣,歌而咏之,神气出矣”(《论文偶记》)。从上几段论述看出,诗歌不仅通过吟咏、铸词炼字,寻求音韵与节奏的谐美,而且诗句的抑扬顿挫,是与诗的感情的起伏结合起来的,诗的音乐性与韵律美,是我国古典诗词与民歌在艺术形式上的显著特色。诗歌与民歌都有抒情性,都是以节奏作为表达内容的重要手段。唱词虽有曲调的制约,民间艺人却从内容出发,不做音韵格律的奴隶,在节奏和音韵的范围内力求变化,增添歌词,花字衬腔,就是讲究唱词的音乐性和韵律美。

    民歌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多的特点,而最明显的一个就是音的谐美、流畅自然、铿锵悦耳。民歌的流传最先总是唱的,因此必须讲究音韵和节奏,这样就声通气顺,琅琅上口,这样就易于帮助记忆和口耳相传。所以,不论哪个地区、何种形式的民歌,多是节奏明显,声韵流畅。爬山歌虽然是两行一段,但是句式结构非常自由,长句可达十六个字,短句只有六个字,这也无妨,词句如六,七言的可以加花字衬词,唱起来跌宕有致,音韵回环,如:

  山(嘞)丹花(那)怎红(呀那)过不了(了)冬,
  咱(嘞)二人(那)怎好(呀那)结不了(个)婚

  一溜(那个)山(嘞)湾(呀)冷雨打,
  你把(那个)小(嘞)妹(嘞)妹(呀)怎扔下!

  “二人台”剧本有的嵌字花腔较简单:

  正月里开的什么花(得儿)花?
  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,
  迎春花开开多么(那个大得儿)大?
  小妹妹一心二想爱戴它。
  ——十对花
  有的比较复杂,衬腔超过本身一倍以上:

  秋(嗬嗬嗬)风吹(咳咳咳)动(哎呀呀呀)杨柳(呀)梢(嗬哟嗬咳),
  满肚肚心事心头绕(嗬嗬嗬)(哎咳哎咳哟)我一夜没睡好。
  ——摘花椒

  可见,“二人台”唱词比较固定,由于嵌字衬腔的作用,韵律变化比较多,词句就不死板而较为活泼,这点当然是民间艺人在艺术实践中的创造,但不能说爬山歌的启发和影响毫无关系。“二人台”从民歌——丝弦坐腔的基础上,逐渐发展为演唱形式,在长期表演的过程中不断补充、丰富、锤炼、提高,每个剧目通常有一二个固定曲调,又称“牌子曲体”,唱词的花字衬腔是根据曲调的节奏、旋律增添的。爬山歌的曲调大致分:大青山调、土默川调、河套调、伊盟调、中滩调、蛮汉山调、河路调……有的粗犷,有的细腻,有的柔和,有的强烈,有的悠扬,有的婉转,有的高亢,有的深沉……真是多种多样,多彩多姿。这些无疑给“二人台”的音乐唱腔有益的营养,如二人台《打樱桃》、《种洋烟》、《栽柳树》等节目的曲调,就是从爬山歌基础上发展来的。
  “二人台”剧目的语言形式、除歌词外还有一些其它样式,如串话、上场诗、绕口令、呱嘴……等韵白形式。比如串话就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广大群众所创造的一种口头诗,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都必须合辙押韵,听起来节奏明快,语调流畅,类似顺口溜。“二人台”小剧中的宾白常以串话形式出现:

  旱地栽葱门道风,
  蝎子尾巴财主的心,
  又毒又辣又刺人,
  穷人有冤无处伸,
  一连伺候五六家,
  家家财主都黑心……
  ——卖碗

  这段串话,通过几个比喻,把财主盘剥,压榨长工,逼得穷人走投无路的罪恶行径,以及到处老鸹一般黑的世态,表现得非常具体生动,并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控诉。像这类内容的词句,在爬山歌里有很动人的艺术表现,如:

  大门洞洞的风,旱地里的葱,
  财主的算盘盘,“善人”的心。

  云头里的日头洞里头的风,
  蝎子的尾巴财主的心。

  一笸箩恶煞(垃圾)一笸箩灰,
  张财主李财主一样样儿灰。

  骂一声财主好黑心,
  吃上红肉屙白粪!

  比较起来,这几首歌比起串话略为形象、具体一些,更为犀利、尖锐,也更富有诗意。另外,它们之间有如此惊人的相似,爬山歌一二首第一、四句合并,不就是串话的前两句吗?后面相比,意思完全一样,爬山歌含蓄,串话则较明朗直叙,后者似乎从前者改编转化而来,虽然我们找不到文字根据,只是揣测,但以爬山歌产生在前,这两者之间是如此近似,有的引句都一样,至少串话受其影响是可以肯定的。

    民歌和唱词都要求合辙押韵,这主要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歌情,更加精炼集中,演唱起来悦耳动听,容易传诵。爬山歌的作者们没有学过诗韵语言学之类的知识,完全按口语习惯押大致相近的韵,有的是依据本地方言土语采用脚韵,但大部分完全合乎普通话的韵辙,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语言声韵,基本是属于北方语言系统的,民间诗人和歌手触景生情,脱口成章,自然不必在韵脚上细加推敲,比如本地人口语常用“儿”韵(即韵辙术语“小字辙”),把花叫花儿,明天叫明儿,山曲叫山曲儿,把猫叫猫儿,雀叫雀儿……爬山歌在诗句偶而找不到脚韵时,便用“儿”字来替代:

  转边边云彩当中月儿,
  想哥哥想下个唱山曲儿。

  枳机棍棍戴凉帽儿,
  红火了一阵没一阵儿。

  蛤蟆口炉炉烧哈苜儿,
  活到哪影儿算哪影儿。

  这和曲艺中的有在鼓词小段,运用“儿”韵类似,但不如这几首歌的艺术概括力强,诗意浓烈,听之别有韵味,效果很好。二人台对“儿”韵的采用,对白较多,歌词较少,如《卖碗》:

  黑圪靛靛的头发大辫子儿,
  薄凌凌的大花眼双眼皮儿,
  年纪不过十八九,
  越看越好爱死个人儿。

  也很有情趣韵味。实际上,前二句基本是属于爬山歌的句型,不论从内容、手法、语言等诸方面看,都是极为相近的,类似的歌我们从爬山歌中能找到不少的。诗、民歌、唱词均不可没有音韵,它们的美与声韵格律大有关系,但又不能影响内容的表达。因此,鲁迅谈到诗歌时曾说:“诗须有形者,要易记、易懂、易唱、动听,但格式不要太严。要有韵,但不必依旧诗韵,只要顺口就好。”(《书信·蔡斐君·一》《全集》卷十)。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都是“不识字的无名氏的作品”前者是人民的口头诗歌,后者是民间艺人所编唱的节目,它们很少受“七大辙、八小辙”的束缚,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的唱词多是口头自然形成的韵法,是根据群众语言的自然音节,押大致相近的韵,唱起来比较悦耳顺口,也比较自由、活泼。所以,“二人台”吸取、移植改编爬山歌中的一些诗句、曲调,融化变更为自己剧目的唱词、音乐唱腔,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小戏,是很自然也容易理解的。

    触景生情与借物言情,是诗与民歌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,这种以景物为触媒,引起联想并借以来歌咏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事物的手法,叫做起兴,多是发端的首句描写自然景物:山川、草木、花鸟、虫鱼……以便引起上面的思想感情和诗的主旨,这种兴句或渲染烘托正文,或只起个发端押韵的作用,爬山歌称为“借韵叫律”,或借具体形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。民间诗人或歌手运用兴的手法,是要使文字婉转含蓄,言尽意不尽,造成一种浓郁的抒情意境和自然美的艺术境界,为诗人和民间歌手们经常采用。

    爬山歌的起兴是极为精彩、出色的,塞北的大自然景色,花草鸟兽,树木山川无不纳入它短小的诗体内,由于它两行一段,起兴频繁,因而显得尤为丰富多彩。关于这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法,我们已另有专文论述,这里就不再重复。但还应该举一些例子(因为二人台的剧目唱词与此有些关系),如花的兴有:“牵牛牛开花一串串蓝”、“石榴榴开花满瓤瓤红”、“山丹丹开花转瓣瓣红”;飞禽起兴的有:“百灵灵雀儿钟鼓楼上飞”、“画眉眉雀儿二道道眉”、“南来的大雁一溜溜摆”;走兽起兴的有:“小白马马窗棂棂上拴”、“九十月狐子满沟沟吼”、“川地的黄鼠后山的狼”;树草起兴的有:“山桃树开花三月天红”、“珊瑚河畔栽红柳”、“半崖崖上长的一苗蚊蚊草”、“圪塄地畔长刺苗”;天文气象起兴的有:“半切切月亮云里钻”、“天上的星星花花城”、“响雷打闪龙摆尾”、“二不溜溜黄风沿山畔畔灰”、“猴儿头云彩爬山雾”……这类美妙、诗意盎然的起兴,在爬山歌里是采之不尽的,上面只是各类随手摘抄了几句,就可见一斑。“二人台”的许多剧目,不仅从爬山歌直接吸取、改编一些诗句,组成自己的唱词,而更多的是借用那些动人的兴,根据剧情在正词上填补新的内容,如:

  丑: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,
  旦:三妹子咋好是人家的人,
  丑:百灵子雀儿绕天飞,
  旦:我就是三哥哥的要命鬼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西城歌
  丑:山丹丹开花漫坡坡红,
  我看见妹妹你挺袭人。

  玉茭子开花一圪撮撮毛,
  哥哥有空就来把你眊。

  旦:大青山的石头转龙藏的水,
  忘了我爹娘也忘不了你。

  咱俩相好谁也离不开谁,
  你是妹妹的打心锤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十里墩

  丑:老家子落在谷子地,
  哥哥挑住个妹妹你。

  旦:大河畔上栽柳树,
  你看妹子给你扭几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种洋烟

    上面所举的唱词的第一句:“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”、“百灵子雀儿绕天飞”、“山丹丹开花漫坡坡红”、“玉茭子开花一撮撮毛”、“大青山的石头转龙藏的水”、“大河畔上栽柳树”、“老家子(麻雀)落在谷子地”,都是爬山歌经常用的起兴诗句,也是群众很熟悉、喜爱的词句,在上列的“二人台”剧目唱词中,基本上是原封不动的借用过来的,但运用得很巧妙,已和剧情内容水乳交融、浑然一体了。其它如二人台《拉毛驴》中,对李桂香唱的:“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,人里头就数哥哥美”。“金花银花铺满地,十八顷地面上挑中了你”。《挑菜》中翠娥唱的:“三道道蓝手巾头上罩,挎上个竹篮篮抿嘴嘴笑”。王小三唱的:“黑靛靛头发银牙牙,脸蛋蛋就像那果子花”……像这些唱词尽管用不同曲调,但与爬山歌几乎没有什么差别,不仅起兴句大致一样,就是正词也无具体内容限制,即使将它们放在爬山歌的诗行中,也是难以识别的。

    起兴句是诗人和民间歌手的“调引”和“歌头”,见景生情,“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”,兴句起个什么韵,正词跟着押个什么韵,与内容有的联系得很微妙,有的却关联不大,可以相互借用,因而形成一些固定起兴格式:如:“大青山的石头乌拉山的水”、“白马青鬃四银蹄”、“野鹊鹊过河蹬翅翅飞”、“百灵灵雀儿花点点”、“海那开花至根根红”、“金盏盏开花渗金金黄”、玉蔓菁叶叶倒片片莲”……以及前面所举的大量的起兴句,在爬山歌里经常出现,在“二人台”剧目中也有重复,比如“百灵子雀儿绕天飞”,在《西城歌》、《种洋烟》的唱词中都有,说明这类“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”的兴辞,流传是颇为广泛的(再如爬山歌与信天游的起兴,也有不少基本一样)。“二人台”有的剧目的唱词,似乎也有爬山歌咏唱花类的起兴有些关联,比如《观花》姐妹猜灯谜,妹妹有四段解灯谜的唱词,生活气息浓郁,色彩瑰丽鲜明,且举两段:

  山丹丹花开红腾腾,
  牡丹花开绿茵茵,
  李子花开白凌凌,
  朝阳阳开花黄橙橙。

  金盏盏花开一盏灯,
  倒挂金钟一口钟,
  石榴花开一盆火,
  莜麦花开一串铃。

    这些唱词好像是由爬山歌的兴句组成的,如果我们拆开略加修饰,有的用叠字重音,不就是原有的很生动、精美的爬山歌起兴吗?如:石榴开花一盆火(或半中腰红),莜麦开花铃铛铛多(或一串串铃),金盏盏开花金朵朵,朝阳阳花开头朝东,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……和上面类似手法的还有:哈苜儿开花白心心,胡麻开花蓝蛾蛾,大出奇开花一盏灯,葫芦开花一口钟,枳机开花九连灯,韭菜开花一根棍……上述情况说明,“二人台”有些剧目唱词,直接从爬山歌移植改编以外,还有的唱词受爬山歌诗句的影响较多,同时也说明,这一对民间艺术姊妹,确实有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。

    可是,爬山歌与二人台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,爬山歌是人民的口头诗歌,世代口耳相传,除了时代的进展,内容有所变化以外,在形式上已经定型,无法突破,但它却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朴实、清新的口语本色,散发出塞北地区的泥土气息与芳香,而“二人台”却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道路,而从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社会中的民间舞蹈,并吸收了戏曲中的一些简单的表演程式,经过民间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,不断补充、加工、丰富,渐渐成为塞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民间小戏。后来,由于二人台逐步走向城镇,在清末已有“二人台”职业戏班在包头、萨拉齐一带演出,慢慢在城镇固定下来,为了适应新的观众的欣赏要求,唱词就不能不有所变化,有的使人感到有点“文”了,如《拉毛驴》中刘根喜唱道:“青丝头发如墨染,杏核眼睛柳叶眉”。“脸蛋蛋白里又套红,胭脂点红樱桃桃嘴”。《压糕面》中唱的:“风和日暖好风光,花红柳绿草吐香”。《小尼姑出家》的结尾:“你好比姜太公稳坐钓鱼台,我好比金翅鲤鱼顺水流下来,脱饵的鲤鱼再不上你的金钩钩,摇一摇头摆一摆尾永不再回来。”……应该说这些唱词是通俗易懂、形象生动的。其它大部分唱词从生活中提炼新鲜的语汇,具有口语化的特点,没有深奥古僻的味道,虽具有塞北地区的地方色彩和情调,但总不免多少带点城镇的“市井”气味,像爬山歌那种浓郁的泥土气息,难免要淡薄一些,这是很自然的。我们不能要求不同的花卉,散发出一样的芳香,同样不能要求不同的艺术品种,具有一样的个性和艺术风格,“二人台”已经发展成一种有故事、有人物、有情节、有矛盾的戏曲形式,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,爬山歌有过影响,“二人台”从中汲取过养料,关系极为密切,这在一些传统剧目中比较明显,前面已作过粗浅的论述,这里就不多谈了。

    笔者之一,多年来一直从事爬山歌的搜集、整理、编汇工作,理论研究近年才开始着手,对“二人台”也只是喜爱,没有作系统的研究,加之这方面资料缺乏,所以上面对爬山歌与“二人台”的关系的某些观点和论述,不一定准确、妥贴,只是管中窥豹,一孔之见而已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,爬山歌是一种比较自由优美的体裁,“二人台”则是一种灵活完美的地方戏曲形式,二者都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,它们之间是存在着渊源的血缘关系的,我们从传统剧目和传统歌谣的联系与比较上,谈了一起不成熟的看法,目的是希望有兴趣的民间文艺爱好者,更深入地研究它们,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有分量的好文章来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