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河套服饰文化面面观(上篇)变化多样的汉民族服饰

河套服饰文化面面观(上篇)变化多样的汉民族服饰

关键词:服饰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河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wltz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9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 河套地区主要居住着汉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民族,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融合的特点,形成了河套地区极具感染力的风土民情,各民族的服饰多姿多彩,韵味十足。

    清末至民国年间,河套地区汉族居民春、夏、秋三季穿的是家做中式衣裤,衣料多为内地运来的幅匹宽40厘米的土布,也称老布。机制布匹价格昂贵,有平纹布或斜纹布两种,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穿得起。平民多用粮食等兑换白色土布,买来染料把布染成黑或蓝色,也有用锅底黑自煮染色者。男服大多是黑、蓝色,女服多为红、绿或花色。除城镇商民和农村富庶者穿着样式比较讲究外,多数人衣着极为简朴,有的人家到夏季把棉衣里的羊毛或棉花掏出后当夏衣穿。

    汉族的传统服饰现已不多见。上衣为对襟立领衫、袄,春夹、夏单、冬絮棉,裤子为深裆大腰裤,裤带是一条红布。

    无论男女,上身都爱穿红色腰子,也称“主腰”,小孩多穿“裹肚”。史料记载:“边地早寒风劲,四时冷暖无定,腰腹等部尤易感寒,其初兴此制(主腰),裹贴紧凑,则全身自觉耐寒。久居此者,习用已久,内地人则视为奇异之制。”

    农村人习惯在头上罩一块白毛巾,俗称“羊肚肚手巾”。男女都罩,但罩法不同。罩此手巾,春可防风,夏可防晒、擦汗,秋可防蚊。

    旧时汉人穿的鞋有实纳帮底鞋、牛鼻鞋、毡鞋(俗称“毛嘎蹬”)。当时的人们时兴穿牛鼻子鞋,此鞋是一种双脸鞋,形状像牛鼻子,故得此名。生活较宽裕的人家冬季穿驼鞍子棉鞋,这种鞋的前脸隆起,似驼峰。

    到了冬季,男子多穿绵羊、山羊皮衣裤。妇女穿皮裤者少,但穿皮衣的并不稀奇,这种皮衣没有外罩,俗称“白茬子”皮袄。极其穷困的人因没有衣服换季,终年穿皮衣,于是,社会上流传几句顺口溜:“冬穿皮衣毛朝里,夏穿皮衣毛朝外,夜里又当盖体(被子)盖。”“白天穿,黑夜盖,天阴下雨毛朝外。”“穿毡靴,戴毡帽,走起路来像笨熊。”这是当时汉族服饰的一个真实写照。

    妇女发式多样,多戴发卡、耳环、项链、戒指。已婚妇女头上扎髻,有抓髻、蝴蝶髻等;未婚妇女扎一条或两条辫子,她们虽都留“刘海儿”(俗称马鬃),但媳妇、闺女一眼望去,便见分晓。民国时,短发开始流行,人称剪发头,闺女、媳妇很喜欢这种发型,一时成为风尚。女子喜欢佩戴耳环、手镯等首饰,头上多扎红绿头绳。老年妇女还喜欢在裤带上挂一个极小的针线包,外绣花鸟鱼虫图样,取名叫“针扎扎”(针线包)。男童额前留刘海儿,称“护前脑”,后脑勺留一撮发,称“舅舅毛”,又叫“长命毛”。男孩步入少年后,大多留光头。

    解放初期,汉族衣着时兴“海潮蓝一身,红裤带一根,大底鞋一蹬”。随后,灯芯绒问世,绒布衣服渐渐时兴起来。60年代,人们讲究“条绒大绒花达呢,棉线毛衣蓝咔叽”。70年代,人们已很少穿棉布衣料了,开始转向“的确良”(颜色多为白色或警蓝色)、涤卡(多为灰色)、涤纶(多为黑色或灰色)和毛料之类衣料,质地由低档逐渐转向高档,衣服由手工缝制转向缝纫机制作,花色多了,式样翻新。男服以中山服常见,女服以翻领多见。主腰被背心取代,中式衣服除新婚妇女穿外,已不多见。80年代,人们时兴穿皮夹克、登山服、套服(衣裤为一色)、喇叭裤、牛仔裤。90年代,春秋两季穿的呢子大衣、风衣、西服等时兴一时。城市姑娘喜欢穿紧身裤、裙子。人们的衣着由淡装转向艳装,衣料多为中、高档的时髦品种。中青年妇女喜欢烫发,戴戒指、项链、耳环,穿高跟鞋。中青年男子讲究发型,多不戴帽子。    (李炯)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